日本生活分享 - 台風
眾所周知,日文係有漢字存在,而喺1954年之前台風嘅日文漢字個寫法都係用颱風,但後來因為颱字唔係常用字,所以都改字為同音字— 台風,所以絕對唔係殘體字,係漢字。 講返正題,日本嘅台風同香港表達好唔同,首先係名先,香港颱風係用由WMO所提供嘅140個名循環用。而日本雖然都有加入WMO更加有份提名,不過日本気象庁係由每年1月1號起,台風誕生嘅順序編號命名,eg 2000年所產生嘅第一個颱台,就係叫台風一号。但當台風做成巨大災害時,気象庁會幫該台風根據登陸地點或災害嘅港灣/ 河川 / 船/地區名等再重新名命,就好似2019年嘅台風「海貝思」,本來名係「令和元年台風19号」但後來因為19号為日本關東地區帶嚟嚴重水浸,所以気象庁喺2020年改其為「令和元年東日本颱風」。最後WMO直頭將「海貝思」除名,以新名「樺加沙」代替。 除咗名方面同香港唔同之後,個風力表達方式都唔一樣,香港颳風戒備信號唔計風向的話有5個級別,分別係1、3、8、9、10,當去到8號風球或以上就會有香港人最期待既 - 風假。而日本只有5級,不過係叫防災警報,唔單止要黎表達台風,連洪水、河川氾濫程度都包含在內,分別係level 1 - 5表達,level 1最弱 level 5 最強。 Level 1 (白色) 預警級別 表示未來幾日內有可能會有氣象變化,要求大家留意有關災害及氣象等最新狀況。 Level 2 (黃色) 注意級別 當發出level 2時,即係已經出現咗「大雨、洪水、河川氾濫」等情況。大家要確認災害地點同自己距離,亦要準備好避難路線同埋確定避難所地點。 Level 3 (紅色) 高齢者避難開始 達到level 3時,日本將會向災害區內手機發出緊急通知,亦要求高齢者、行動不便及身處高危地區既人盡快去到避難點,同時其他市民也應該停止日常活動。 Level 4 (紫色) 避難指示 代表極度危險!! 山泥傾瀉及河水氾濫機會大增,危險隨時迫近,必須要跟從政府指示下盡快撤離及避難。 Level 5 (黑色) 緊急安全確保 當災害已經發生及達到難以掌握到實際情況之下,就會發出黑色警報,表示對生命已受威脅,連避難所都未必安全,一切要以自身安全為前題去安全地方避難。 唔單止以上嘅唔同,日本仲會善用「災難警報系統」向身處該區人仕嘅手機發出警報,等身處該區嘅不論...